学校主页  |  EN
位置: 首页 - 国际视野 - 正文

国际视野

篮球轨迹绘同心圆 竞技精神筑共同体——清华附中成功举办中美青少年篮球邀请赛献礼建校110周年

发布时间:2025-10-12 作者:  点击数:

为落实习近平主席“五年五万”重大倡议、深化中美青少年人文交流,清华附中在迎来建校110周年之际,10月9日至12日以首站北京站的身份,迎接美国犹他预科学院男子篮球队到访。本次访问是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组织的“中美青少年篮球邀请赛暨中美人文交流营”的活动之一。这场跨越太平洋的篮球之约,不仅是中美青少年以球会友、传递友谊的重要桥梁,更生动诠释了“无体育,不清华”的育人精髓,通过“以体育为媒促跨文化交流”的创新形式,为新时代基础教育领域的体教融合发展提供了鲜活范本。

开幕致辞:以球为媒传递友好期许

开幕式现场

10日下午,篮球邀请赛开幕式如期举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美国犹他预科学院校长凯尔・斯宾塞、教务长韦恩・布里格斯及来访学生,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伦敦奥运会男子蹦床金牌得主董栋,清华附中校长方妍及副校长张洁、徐文兵、马约翰体育特长班师生共同参与。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致辞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首先向犹他预科高中男篮致以热烈欢迎。他在致辞中强调,人文交流贵在真诚,以体育人文交流为纽带,让中美青少年在切磋中增进了解、缔结友谊;以体育人文交流为契机,为中美关系注入青春正能量,彰显中美关系希望在青年、未来在青年的深刻意义。

清华附中校长方妍致辞

方妍校长在致辞中提及,清华附中始终以体育为育人核心支柱,从奥运冠军杨倩的荣耀绽放,到斩获14次全国冠军的男篮、9次夺冠的女篮的辉煌成就,无一不印证着“体教融合”的强大力量。她期待中美青年能成为相知相亲的友好使者,以民间外交传递“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友好理念,在尊重包容中以篮球为纽带缔结深厚友谊。

美国犹他预科学院校长凯尔·斯宾塞致辞

清华附中与犹他预科学院互赠纪念品

赛场竞技:超越比分的友谊与成长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开球

比赛精彩瞬间

赛场上,清华附中男篮队员与犹他预科学院队员展开激烈而友好的对抗:快速传切、精准三分、果断篮板争夺,每一个精彩瞬间都引发现场欢呼。比赛中,双方队员深度互动 —— 赛前相互击掌致意,赛中默契配合救球,赛后拥抱合影,真正践行“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宗旨。附中队员将对母校的热爱融入每一次攻防,美国队员则展现出同样的拼搏精神,赛场内外的尊重与理解,成为最鲜活的“国际视野”教育课。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伦敦奥运会男子蹦床金牌得主董栋寄语中美青少年

清华附中银帆舞蹈团啦啦操表演

赛场内外动人瞬间

校园探索:感受百年名校育人理念

美国访问团师生先后参观体育馆荣誉墙、标本馆、牛顿飞行学院等标志性场馆,随后旁听贺晓宇老师的音乐课与周小熙老师的英语课,在旋律与语言的交融中体验中国校园课堂氛围。场馆参观到课堂体验,每一个环节都让美国师生真切体会到清华附中“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强健体魄、丰盈内心、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的育人目标,也让这所百年名校的教育温度,通过近距离接触传递到每一位来访者心中。

美国师生参观标本馆、体育馆荣誉墙、在牛顿飞行学院体验

中美同学同上音乐课及英语课

文化体验:触摸中华魅力与时代活力

美国师生参观故宫、与清华大学志愿者登上长城、在苏世民书院体验

除校园交流与赛事外,美国犹他预科学院师生还先后走访故宫、长城与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在故宫触摸千年历史厚重,于长城体会东方文明壮阔,在苏世民书院感受中国高等教育的开放包容。这场沉浸式探寻让他们跳出竞技视角,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触摸真实立体的中国,既丰富了访华记忆,更夯实了中美青年友谊根基。

此次活动以篮球为媒,用运动轨迹勾勒中美青少年交流的“同心圆”,以竞技精神筑牢跨文化理解的“共同体”。站在110周年新起点,清华附中将继续秉持国际化办学理念,搭建更多中外人文交流平台,让青春对话跨越山海,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时代新人、推动中美关系健康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文字:赵然 沈杨月馨

图片:行政管理中心 马班

审核:张洁 徐文兵 陈广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

办公室电话:010-62784695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京ICP备 05029635 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