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EN
位置: 首页 - 国际视野 - 正文

国际视野

跨越重洋 共育未来——清华附中师生赴加拿大姊妹校开展深度游学

发布时间:2025-10-07 作者:  点击数:

9月29日至10月7日,清华附中师生代表团一行10人访问加拿大玛格丽特女王学校,开启校际深度交流活动。玛格丽特女王学校建立于1921年,是加拿大获得独立学校协会认证的优质学府。继2024年5月签署姊妹校协议后,两校开展了家庭寄宿、课堂共研以及文化考察等多元形式的交流活动,推动两校合作的深入,两地文化的碰撞。

两校互赠礼物

课程体验

同学们分别走进不同年级、不同类型的课堂,丰富多元的课程设计和项目探索,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在互动中思考,解锁了成长的更多可能。

法语课,学生讨论热烈

历史课上,教科书里静态的“巴黎和会”变成了动态的角色扮演现场。同学们化身法国代表,肩负保障欧洲安全的使命,围绕德国战争责任、领土划分与赔偿问题,与“英美代表”展开激烈辩论。深度的参与让原本冰冷的文字在碰撞中变得灼热,学生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更学会了从多视角解读历史事件。

在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课程中,“构造公平社会”成为核心议题。师生共同辨析“平等”与“公平”的本质区别——平等是“人人拥有相同的起点”,公平是“让不同需求者获得适配的支持”,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深入讨论。追问与探索中,学生不仅厘清了概念边界,更习得“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辨思路,培养了问题解决与逻辑分析能力。

马术课现场

马术课则颠覆了“纵情驰骋”的想象,从掌心轻触马鬃、感受肌肉纹理开始,学生在马匹温顺的吐息中建立信任,学会倾听生命的沉默语言,体会“尊重生命”的深层意义。English Social Study课程将语言学习与戏剧艺术深度融合,学生分组排练莎士比亚经典喜剧《仲夏夜之梦》。从复古服装搭配到台词情感打磨,全程由学生自主把控,最终以汇报演出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在角色扮演与舞台呈现中,学生提升了英语表达能力,更在奇幻剧情中体会到经典戏剧的独特魅力。从思辨到实践,从知识到素养,这些打破边界的课程设计,不仅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更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加拿大教学体系中对思辨能力、实践能力与人文情怀的关注。

文化探索

走出课堂,玛格丽特皇后学校准备了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探索活动,内容横跨徒步探索、戏剧教育、城市体验、文体活动与节日文化等,带领同学们走近加拿大,的在多元体验中收获成长。

10月1日下午,师生们共同参观了当地的猛禽保护中心,观察鹰、隼等猛禽的雄姿,了解了当地的生态保护工作。随后,同学们徒步登山,在太平洋沿岸的原始森林中穿行,感受了与自然深度融合的教育氛围。

野外徒步亲近自然、探访维多利亚城市文化、游览布查特花园

10月2日,我校交换生团队前往BC省首府维多利亚市进行文化参访。同学们首先到访历史悠久、店铺林立的政府街,感受了这座城市的古典气息与现代活力。下午,世界闻名的布查特花园成为此行亮点。园内设计精巧,四季花卉竞相绽放,同学们徜徉于下沉花园、玫瑰园等主题园区,不仅领略了高超的园艺艺术,更在实践中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万圣节文化体验

10月3日,同学们观看了二战纪念戏剧,随后前往保龄球馆进行团队建设活动。从初试的生涩到逐渐掌握技巧,赛场上传来了阵阵欢呼与鼓励的掌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与适应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当晚,同学们还受邀参加了接待家庭举办的万圣节晚宴,并亲手雕刻了南瓜灯。这一活动让同学们深度融入当地文化传统,在动手实践与欢声笑语中,为充实的一天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当校车缓缓驶入邓肯市,QMS学校门口挥舞的手臂,是初遇,也是重逢,是中加交流之旅的发端,是梦开始的地方。

集体合影

本次交流期间,附中师生入住加拿大寄宿家庭,全方位浸润于当地文化中。从维多利亚蜿蜒的海岸到温哥华的城市中心,从各具特色的家庭活动到截然不同的餐桌文化,这场跨越重洋的相遇,不仅让中加学子在家庭活动中触摸到彼此的文化肌理,更让“温度”“层叠”“破界”成为成长的注脚——正如太平洋的风,终将把这段关于相遇与理解的故事,吹向更远的未来。我们深信,这次跨越重洋的交流播下的种子,必将在两校持续的合作与互动中茁壮成长,续写姊妹学校情谊的新篇章,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情怀的未来领袖开辟更广阔的道路!

学生感言

这次异国交换活动带给我的究竟是什么呢?一些特殊的印记总能帮助我们感受时间,用加拿大之行感受七天有多长,用我们见面的间隔丈量半年的时光。这些highlight,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去用力拥抱四季的变换、人间的精彩。原本以为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出国旅行,直到他们对我说:“一定要保持联系,我们随时欢迎你再来我们家!”。我得到的不仅是世界观价值观的拓展,更是穿行于人间冷暖的感动,是在看世界的途中找到自己将行的路。所以,要写交换就不能只写交换,我要写对大洋彼岸的另一种生活习惯深刻体验,写对家庭成员间另一种表达爱的方式的欣赏和祝福,写惊叹于异国的另一种文化,写收获异国朋友的幸福,写我见到的世界的另一个样子。马哥和我以及我们的家庭、学校,不断向外感知差异,向内求索共识,彼此在交流碰撞中逐渐圆满。能够成为这座桥梁,是我莫大的荣幸。

——高2303班 刘姝含

在加拿大的8天生活中,让我最为惊叹的竟不是学生们在QMS自由的学习氛围,而是我的寄宿家庭对自然的热爱。落地的第二天,他们便将我带到了一处森林公园。刚踏出几步,我的周围便被无数颗身高几倍于我的古树包围了。这种在茂密的森林中大口呼吸清新空气的感觉是我未曾体验过的。之后,我们还一起坐轮渡去小岛上徒步,去市中心旁的沙滩游览……种种精心安排的令人疲惫却又让人上瘾的户外活动,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温暖而又充满活力的家庭。这种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探索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高2407班 陈志礼

在八天的交流活动中,我与Ben同学一家感受到了两种迥异而包容的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正是互相之间的包容,我们才得以在温哥华岛的海岸畅聊,也得以在中餐馆里交流筷子的使用方式和中文的发音。八天时间,我们饱览美景、互赠礼物、骄傲的介绍自己的文化,成为了自己国家最热情的介绍人与对方文化最认真的聆听者。归程上,天气很冷,但我内心仍温暖而热烈——文化交流摩擦产生的火花,点亮了回去的路,也照耀着新的旅途的起点。期待与Ben在中国的再次相遇!

——高2411班 张嘉轩


文字:高2403班撖一霖 高2415班展兆飞 林嘉琦

图片:交流师生

审核:张洁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

办公室电话:010-62784695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京ICP备 05029635 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