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EN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育心润德,逐光而行——清华附中9名教师荣获海淀区“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发布时间:2025-11-18 作者:  点击数:

近日,2024-2025学年海淀区“优秀班主任”评选结果揭晓,清华附中周维纬、毕嘉宇、高祺、吴雪婧、曾慧兰、郎君轶、杨依霖、许姗姗、文轩9位教师凭借扎实的育人实践、创新的班级管理与深厚的教育情怀光荣上榜。这一殊荣既是对教师个人工作的肯定,更是学校多年来深耕班主任队伍建设、坚守教育初心的生动写照。

9位班主任获2024-2025学年海淀区“优秀班主任”

9位班主任育人风格虽各具特色,但始终秉持一致的教育追求,凝练出鲜明的共同特质。他们以学生为本,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自主管理与个性绽放,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集体中被看见、被接纳;以文化为魂,打造有温度、有力量的班级生态,用班训、活动、公约凝聚正向能量;以成长为要,在常规管理中夯实基础,在特色活动中赋能全面发展,既关注学业进步,更守护心灵成长;以沟通为桥,深耕家校社协同育人,通过家访、谈心、主题活动等多元形式,搭建起信任互通的成长纽带。

周维纬:以变应变,知行共生,做学生成长的温暖陪伴者

从教十三载、深耕班主任岗位八年,周维纬老师始终秉持“以变应变,知行共生”理念,她深知班主任工作绝非简单的管理,而是“被学生和家长需要”的幸福责任。她摒弃刻板管理,坚持“让每一位学生被看见、被听见、被接纳”,助力孩子依本性生长。中途接手初三班级,她利用研学途中、课间十分钟等碎片化时间与学生深谈,通过一对一电话家访建立信任;关注学生个性化需求并定制专属支持方案,通过班级自治委员会激发自我管理意识,最终带领班级获评“四星自治班”“优秀班集体”等荣誉,中考成绩亮眼。接手新初一后,她持续创新实践,打造全面发展的班级风貌。她深耕家校共育,完成多次家访与面谈,个人两获校级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评“厚德杯”班主任,更指导青年教师斩获佳绩。她用日复一日的真诚与专业,书写着平凡班主任的不平凡育人篇章。

周维纬老师、所带班级羽毛球联赛收官合影

毕嘉宇:构建班级能量场,厚植君子文化

毕嘉宇老师始终坚信,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只要给予他们合适的土壤、阳光和雨露,他们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她秉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育人理念,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班级氛围。她凭有效沟通储能,以师、生、家长为顶点,构建紧密联系、互相支撑的稳固三角形,为学生的发展储备能量;她还以科学管理聚能,通过部门制让班委各司其职,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她还借多元活动赋能,以羽毛球赛、足球赛等体育活动凝聚集体力量,让26名学生在互帮互助中斩获佳绩,更以感恩教育、私人订制奖状等特色活动传递温暖。毕老师所带三届班级均获评校优秀中队、星级自治班级,各项活动屡获佳绩。她用爱与智慧,让每个独特的“种子”都绽放专属光芒。

毕嘉宇老师、毕嘉宇与学生在AI社区共同探索未来科技

高祺:用“心”管理,用“爱”育人

在学生口中,他有个格外温暖的称呼——“男妈妈”。这份特殊的信赖,源于高祺老师始终以爱心与耐心搭建学生成长的桥梁,在教育沃土上深耕不辍的坚守。即使面对深陷“上课嗜睡、手机依赖、亲子对立”困境的学生,他没有居高临下的批评,而是俯身成为学生优点的“发现者”,他敏锐捕捉学生善良的闪光点,课后谈心、鼓励参与集体活动,他与学生签下的“诚信协议”,没有冰冷的条款,只有“我信你能守诺”的温度。在他的用心浇灌下,班级氛围悄然蜕变,任课老师常说“给你们班上课,是种享受”。高老师用“男妈妈”般的细腻与坚守,把教育的温暖注入每个困境时刻,让迷途的孩子找到成长方向,每个生命都能向阳生长。

高祺老师、高祺老师与同学们合影

吴雪婧:以规则育君子,以爱心逐明月

吴雪婧老师坚持“以光育人、以文化人”理念,带领“逐月班”逐光前行,三年间斩获“自治三星班级”“优秀中队”等多项荣誉。她以规则浸润君子文化,制定“君子班级公约”,创新“君子一日省”“拥抱时间”等特色活动,以“成长共同体”“积分商城”激发学生自律与协作。以文化凝聚力量,引导学生共同设计班徽、文化墙,通过“君子人物”评选、生日会等仪式感环节,凝聚班级温情。她以活动为桥,开展辩论赛、公益探访等多元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吴老师深耕家校共育,每学期家访约40人次,中考前组织亲子跑步活动强化家校合力。吴老师还荣获校级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所带班级屡获自治星级班级、优秀中队等称号。她始终用专业与爱心,让每个学生都绽放专属光彩。

吴雪婧老师、吴雪婧老师和初2215班在操场毕业留念

曾慧兰:以正面教育守护初三成长,让每个生命向阳而生

曾慧兰老师面对初三学生的学业焦虑、选拔压力与社交疏离三重挑战,以“唤醒内在动机”为核心,从个体、集体、家校三维度践行正面教育,守护学生成长。个体赋能上,她精准捕捉学生特质:借运动经验帮小晗化解焦虑,用生日视频为小远建立自信,以朋友圈留言为小嘉搭建参与通道,让每个孩子的独特性被看见。集体培育中,设“开心便利贴”墙、开展主题班会、组织节日活动,将班级打造成彼此托举的“心理避风港”。家校协同方面,她发放定制计划本、邀请学长分享,用温情中考加油会化解家长焦虑,凝聚育人合力。所带班级获评优秀中队,多名学生考入理想学校。毕业典礼上学生的礼花与告白,印证了她“帮孩子突破束缚”的教育坚守,让每个生命都向阳生长。

曾慧兰老师;所带班级家校共筑仪式感,助力少年中考绽锋芒

郎君轶:躬耕教坛强国有我

自2009年入职清华附中,郎君轶老师深耕班主任岗位八年,他始终以“教育强国”为使命,将常规管理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诠释着教育的责任与温度。他坚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推行“班级岗位责任制”,班委精准分工、全员参与,自己全程跟岗。所带班级屡创佳绩:整学期不丢一面卫生流动红旗,跑操以“最快集结、最全人数”获评“跑操示范班级”,统练实现无人监考零作弊,用扎实常规筑牢成长基石。他更重价值观引领,设班级日志制度,师生每周交流思想,三年日志结集成册成成长纪念;针对学业焦虑,开设主题班会,如以“为何考清北”“落榜是否算失败”等问题开主题班会,启发学生认清自我、专注当下。他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兼具“真、善、美、趣”的人,以身作则传真诚、鼓励学生发展特长,连续两年获“厚德杯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多次获评校级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

郎君轶老师、郎老师带领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文化考察活动

杨依霖:以人为本润心田,协同共育博雅花

杨依霖老师秉持“用以人为本的环境,育博雅君子”理念,致力于营造一个有温度、有秩序、有生命力的班级生态,让学生在支持与挑战中实现深度成长。他创新构建“专家工作室”制度,推动“学生带学生”的学术共同体形成,创办“幺幺学报”,让思考与成长落地。他推行自主管理机制,班级事务学生轮值、电子设备共管,达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良性生态,班级斩获“优秀班集体”“四星班级”等多项荣誉。为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他以“绿色校园行动项目”深化素养,打通多学科知识,提升学生跨学科能力与社会责任感。他还始终重视学生的情感成长,如每日陪学生午休,关键节点一对一沟通,杨老师获评“学生喜爱的班主任”,便是学生对其信任的最好注脚。

杨依霖老师、所带班级“孩子们在彼此陪伴中成长,而我有幸见证了这段温暖的时光。”

许姗姗:筑梦青春,赋能生命

许姗姗老师秉持“君子不器”育人初心,以“美美与共”为班级内核。在班级管理中,尽显教育智慧与担当,用智慧与温情为年轻生命注入成长力量。在常规班级建设中,她以“让每个生命展现独特价值”为目标,创新开展学科知识游戏型班会,设计“女生的成长”系列班会、开展“家书中的七十年”班会等,发起“素笺尺素——班级书信漂流瓶”等活动,搭建多元评价体系,引导学生悦纳自我、自强自立。通过确立班训、创作班歌、组织公益活动等,将个人志向与社会需求相连,让学生绽放独特光彩。面对中途接班所面临的困境,她以一封封信传递班级理念,推行学业成长小组自治制度,用耐心与智慧化解家长疑虑、维护班级秩序。她发挥语文老师优势,多篇班会设计被收录出版,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她带活了班级,更让学生明白“个体如彩虹,汇聚成白光又折射七彩”,用爱与智慧赋能每个独特生命。

许姗姗老师、许姗姗老师与同学们合影

文轩:无条件地相信学生,无框架地助力成长

文轩老师坚守“无条件相信学生”的育人信念,以培养“全人”为目标,陪伴学生在学业与认知上双向成长。她依据班级性别特点精准构建班级文化,男生班以“勇毅笃志,直抵群星”立训,强调担当;女生班打造“彩虹”文化,用“向下生根,向上生长”的口号激励学生绽放别样光彩。为破解学生成长困惑,她深耕心理学知识,创新设计“能量岗”,让每个学生的优点得以发挥;通过“夸夸微信”、心里话小纸条、“扭扭棒扭出知识点”等解压活动,引导学生悦纳自我、乐享成长。她巧借多方力量共筑育人同心圆,联动科任老师制定分层指导与特长生专属方案,沟通家长优化亲子互动。所带班级获评校级优秀班集体、甲级团支部,多名学生考入清北等名校,她用信任与支持,让迷茫少年跳出框架、绽放潜能。

文轩老师;所带班级元旦联欢会,文轩老师与高2204班同学们话成长、迎新年

清华附中始终将班主任队伍建设作为德育工作的“根脉工程”,通过班主任成长工作坊、师徒结对、基本功大赛、德育案例分享等多元平台,助力班主任们的育人智慧在交流中闪烁、让专业素养在竞技中升华,让教育故事在讲述中传递温度。附中这片精心耕耘的沃土中,孕育出一支满怀爱与智慧的班主任队伍,他们以师者仁心为笔,以专业担当为墨,在班级管理的方寸之间书写教育真谛,在学生成长的关键之时点亮前行灯火。每一份坚守、每一次创新,都在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使命。感谢班主任老师们的无私付出,他们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个年轻生命的征途,让立德树人的种子在青春的土壤里生根发芽,最终绽放出时代栋梁的蓬勃力量。


图文:获奖班主任 聂文婷

审核:唐洁 李冰清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

办公室电话:010-62784695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京ICP备 05029635 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