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评选结果揭晓,清华附中教师汤莉(高中语文)、白鑫鑫(高中信息技术)和李晟宇(高中劳动),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新的教学理念,荣获“六功卓越”称号。获得这项赛事最高荣誉,既是三位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清华附中近年来持续推进课堂革命、深化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的集中成果体现。同时也体现了清华附中教师的统一认识——“夯实基本功,站稳三尺讲台;拓展新思路,锚定学生成长”。

清华附中获奖教师在颁奖现场(左起:汤莉、赵岩(海淀进校中教研主任)、白鑫鑫、李晟宇)
本次大赛采用全新赛制,从必修教材中随机抽取说课题和答辩题目各一,教师在现场有限时间内完成说课和答辩准备,特别鼓励教师运用AI工具辅助备课和融合教学。这不仅是对教师学科基本功的考验,更是对其教学创新意识、技术融合能力及临场应变能力的全面挑战。

汤莉、白鑫鑫、李晟宇老师获奖公示
在基本功培训与展示准备过程当中,汤莉老师进一步深研了高中语文教材,针对学情确定了不同文本的教学重难点,探索了符合当下学习方式转型需要的多种教学策略。在市级展示现场,以“指导学生分析《阿Q正传》中阿Q的性格特点,挖掘精神胜利法的内涵”为题,就“精神胜利法是否是一种人面对困境时寻求心理安慰的合理反应”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细读文本,结合当下自身的生命体验,更深刻地理解了鲁迅作品的主题。
白鑫鑫在市级展示中围绕“六功”能力实践,展现扎实功底与创新素养。设计“推荐《三体》作品”情境,运用数字化工具与网络大数据平台,引导学生深度分析作品人物特质与推荐价值、开展沉浸式学习,其融合文学赏析与数字技术的设计,充分展现了技术赋能教学与学科融合的创新教学理念。
李晟宇老师在高中劳动学科的展示中,巧妙地将传统劳动技能与社会需求、劳动育人目标相结合,其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动手实践、问题解决与育人的多维培养,使劳动教育与育人工作同频共振。
备赛过程中,参赛教师依托于教学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发挥了关键的集体力量:组织多次校内、校外集体备课、模拟演练和深度研讨,为参赛教师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教师们的获奖,既是清华附中近年来大力推动“课堂革命”的生动注脚,也是附中将“深化人工智能赋能育人方式变革”作为战略重点,引导教研组教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以技术创新践行育人初心、勇于在真实教学场景中实践应用的必然成果。
文字:李晟宇 汤莉 白鑫鑫
图片:汤莉
审核:张彪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