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30日,清华附中高23学部召开新学期教育教学研讨会。清华附中校长方妍,副校长张洁、徐文兵、周建军、李劲松,校长助理尹粉玉,教学管理与研究中心主任张彪,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唐洁、李冰清以及各学科教研组长、高22学部教师代表、高23学部全体任课老师,清华附中上地学校、清华附中学院路学校、清华附中志新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伊始,方妍校长作主题发言。方妍校长以“立乎其大”为题,强调毕业班应以清华附中的价值观,把握毕业班工作的关键方向。在110周年校庆与AI时代背景下,清华附中毕业班应以“主动塑造”取代“被动应对”,走在时代变化的前面,融入AI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方妍校长作主题发言
随后高22学部教师代表分别做主题发言,无私分享教育教学经验。语文备课组长陈媛媛老师分享了高22学部语文组的备考经验。语文备课组一方面在教学和教研上团结协作,精准施策,有力提升学生语文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寻找真问题,探索巧方法,突破教学难点。生物备课组长吴丹丹老师以“申研精研,科学推进”为题分享了如何做一个研究型备课组长。从知彼知己两个方面,分享通过研究高考和研究学生数据的两个角度进行精准备课。同时强调和谐温暖的团队是提质增效的保障以及集体备课的重要性,分享了生物组钻研分析高考以及进行系统的高三生物教学的经验。地理备课组长刘景奎老师分享了地理组高三备考经验。地理组在坚持中有改变,在坚持中有创新,全面提升学生学科能力。

高22学部备课组长陈媛媛、吴丹丹、刘景奎作主题发言
高22学部班主任代表G2203班张馨月老师介绍了带班经验,张老师秉持“以智引领,用心托举”理念。班主任需要了解学生身心“不确定性”,担当班级“稳定器”,依四季与学期调节管理节奏,结合校“君子文化”定价值观,守“学生尊严至上”,借学科活动搭平台,以日常细节伴成长。G2212班班主任舒迟以“守职、在场、用心”为核心。“守职”落实“健体、为学、做人”,“在场”多场景陪伴,“用心”定制班会、分层关怀,秉持“极高明而道中庸”,以智慧与真诚助学生成长。G2215班张博老师从家长会、班会和各个阶段的班主任工作进行了分享。借力任课教师、学长学姐的力量,以科学方法与学生同频共情,做到有据施策。

高22学部班主任张馨月、舒迟、张博作分享
随后,学部主任曾建川老师提出高三教学应聚焦北京高考改革方向,命题从“考知识”转向“考能力素养”,试卷更灵活开放,指出“刷题”失效,需深耕教材、强化阅读与思维,明确教师需具备学科专业素养,学科教学素养等八大能力;课堂要重价值引领、思维训练;练习需精讲精练。

曾建川主任讲话
各班级工作小组从全科视角出发,将工作落实到每一位学生,通过综合研判其学习现状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各学科后续的教学侧重点,旨在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班级工作组会议讨论
在班主任工作会议中,高三学部副主任尹然老师提出,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班级建设要以“陪伴者”为核心,先成为“知情者”,做到知学情、知班情、知大势;再做好“育人者”,精心设计班级活动与班会,面向未来培养“弘毅君子”;最后成为“谋划者”,对班级文化风貌、提升路径、工作组及资源分配等进行整体规划。随后,尹然老师统一安排高三的整体质量目标与具体常规工作。

尹然老师讲话
高23学部及集团校各备课组也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针对高三的整体教学规划以及团队分工等问题制定详细的落实方案,并进行交流和分享。

各备课组热烈讨论,谋划新学年计划

语数外、理化生地史政体备课组长交流分享
研讨汇报之后,李劲松副校长做总结发言,希望学部教师在变局中迎新,逐峰而上。李劲松老师重新定义高三:高三并非单线条的枯燥重复,而是对纷繁知识的重新架构;不是对个性的毁灭,而是对自我认知与自我管理的深化;不是独来独往的各自为战,而是对人与事的全新邂逅。同时,也理性看待高三“持久战”属性——每一步重要,但不必过度焦虑。强调学部“师师”“师生”“生生”三维关系建设:提出优质教研组的标准——从“果篮式”的散装教研组到优质的“果盘式”教研组,再到卓越的“果汁式”教研组;倡导教育要“看见人,而非仅分数”“点燃火,而非灌满桶”“敢用人生做教材”;学生间应致力于打造“学习成长共同体”并营造张弛有度、有人情味儿的育人氛围,彰显清华附中以学生成长为核心的教育追求。

李劲松副校长做总结发言
高23学部将牢牢把握“立乎其大”的核心要义,凝聚团队,深耕教学,以饱满昂扬的状态投入新学年工作!
文字:王宣 尹然
图片:王宣
审核:李劲松 唐洁 曾建川 岑逸飞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