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EN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同播石榴籽 · 共筑中国梦——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与清华各族青少年“手拉手”交流活动在清华附中启动

发布时间:2025-05-26 作者:  点击数:

5月26日,“同播石榴籽·共筑中国梦”甘肃甘南州与清华各族青少年“手拉手”交流活动在清华附中启动。甘肃省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宇卫,甘肃省民委民族团结促进处副处长孔庆斌,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专职副会长苏小林,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第一、二任理事长、清华经管学院教授陈章武,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理事长、清华苏世民书院副院长、经管学院教授钱小军,清华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陈慧军,清华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南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协会理事曹海翔,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白雪峰,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团委书记于洺老师,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研究生党建德育助理、博士生孙榕壑出席启动仪式和后续活动。

来自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各族青少年学生代表、清华大学和清华附中的学生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启动仪式、升国旗、思政课等系列活动,相互学习,加强交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谱民族团结新篇章。

启动仪式

上午8:50,启动仪式在清华附中水木讲堂多功能厅举行,副校长白雪峰担任主持。仪式伊始,双方领导在致辞中表达对活动的期许。

清华附中党委书记曹海翔代表附中全体师生对参加活动的全体领导和师生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他用“感恩”“责任”几个关键词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作为少数民族一员,我感恩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也深感教育在促进民族团结中的责任。”他提到,清华附中多年来坚持对口支援西部学校,此次活动正是教育资源共享、助力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通过活动彼此了解、相知、相识,共同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奉献青春力量。

清华附中副校长白雪峰主持启动仪式

清华附中党委书记曹海翔致辞

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理事长、清华苏世民书院副院长、经管学院教授钱小军指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活动的核心初衷,也是基金会一以贯之的公益理念。她寄语现场同学,无论来自北京还是甘南,无论属于哪个民族,都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希望大家通过活动增进交流互动、相互学习成长,在丰富人生阅历的同时,深刻认识自身肩负的时代责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与个人价值不懈奋斗。

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理事长、清华苏世民书院副院长、经管学院教授钱小军致辞

清华附中学生代表高一13班袁博与甘肃甘南自治州合作一中学生代表格桑卓玛先后发言,以青年视角诠释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

袁博同学以“石榴籽”为喻展开发言,他提到“石榴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关系的生动比喻,象征着56个民族既各有文化特色、如宝石般璀璨,又紧密相依、共同塑造民族纽带,更在历史长河中凝聚成坚韧外壳守护团结。他呼吁同学们以石榴籽精神为指引,在交流中延续情谊,携手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格桑卓玛同学则深情分享家乡多元文化,从青藏高原的壮美风光到个民族交融的历史,从红色文化到民俗风情,她感谢清华附中搭建的交流平台,期待通过互动学习汲取智慧,并诚挚邀请北京师生走进甘南感受草原魅力。她表示,青少年应肩负文化交流重任,以此次活动为起点,让民族团结之花绚烂绽放。

清华附中高一13班袁博同学、甘肃甘南州合作一中学生格桑卓玛发言

甘肃省民委副主任王宇卫发言,他指出,本活动既是两地情谊的延续,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他向国家民委、清华大学及附中表示感谢,致敬所有奉献者,并回顾清华大学及基金会多年来对甘肃教育和民族团结事业的支持。他寄语甘南青少年珍惜机会、加强学习交流,坚定“五个认同”,当好民族团结的宣传者、践行者,同时诚邀北京师生走进甘肃,共赴团结奋进的美好征程。

甘肃省民委副主任王宇卫寄语本次活动

甘肃省民委和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向参与单位赠送锦旗

最后,清华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陈慧军宣布活动正式启动,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清华大学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陈慧军宣布活动启动

同升一面旗 同诵一首诗

启动仪式后,甘肃甘南自治州各族青少年学生代表和清华附中全体师生共同参加了升国旗仪式,在激昂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体师生肃穆敬礼,唱响国歌。随后,甘肃甘南州学生代表、清华大学学生代表与清华附中学生代表共同朗诵诗歌《石榴籽》:“兄弟姐妹横跨远道和风尘相逢,依偎在一起,凝成一颗紧致的红石榴!诗句中饱含的团结情谊与家国热忱,感染了在场每一个人,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

共同参加升旗仪式

同诵一首诗

同上一堂课

《文以化人,创向未来——在文化传承发展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清华附中政治教研组黎颖老师、庞瑞翰老师呈现。黎老师以“文化盲盒”为切入点,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文创产品的热度不仅源于其美观性与实用性,更在于产品背后承载的文化内涵与美好寓意;并深入阐释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现代审美与设计,利用AI赋能,可创造出生动有趣、富有创意的文创作品,体会文创产品作为讲好中国故事重要媒介的意义,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清华附中政治教研组教师黎颖授课、同学们进行小组汇报

随后的美术课《凝心聚力文创绘,同心共筑中国魂——AI赋能文创设计》中,美术教研组裘昀老师、赵滋老师带领学生探索中国传统纹样之美,介绍“燕京八绝”传统工艺,领略非遗魅力,学习设计基本原理,并借助AI技术进行文创设计。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同学们领悟到如何利用所学促进家乡及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同学们亲手制作的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更是民族团结的信物——大家互赠礼物,在交流中深化友谊,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落地生根。

清华附中美术教研组教师裘昀授课、展示成果

互赠礼物 合影留念

此次活动是2023年启动的“同播石榴籽”系列交流的延续与深化,三年来,清华附中与甘肃多地青少年通过互访、线上交流等形式,建立了深厚情谊。活动不仅为两地学生提供了面对面学习的平台,更通过文化互鉴、思想碰撞,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扎根青少年心中。

正如曹海翔书记所言:“教育是播种希望的事业,民族团结的种子需在青少年心中深耕。”未来,清华附中将继续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推动与西部民族地区的交流合作,让“石榴籽”精神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绽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教育力量。


文字:娄赛赛

图片:高虹超

审核:白雪峰 唐洁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

办公室电话:010-62784695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京ICP备 05029635 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1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