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EN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雪龙探极,冰雪征程——吴军校友“雪龙探极,冰雪征程“生涯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05-07 作者:  点击数:

5月7日下午,由生涯办公室主办,在地理教研组和校友会的大力支持下,“人文日新讲堂”系列讲座顺利举行。本次讲堂特别邀请到清华附中1979级杰出校友、中国极地科学考察的重要推动者吴军老师,为高一学部学生带来题为《雪龙探极,冰雪征程——中国极地考察四十年回顾与展望》的专题讲座。

讲座开始前,清华附中党委副书记张洁老师为吴军校友颁发“人文日新讲堂”讲师聘书和纪念礼品,以感谢其对母校育人事业的支持与贡献。简洁而庄重的仪式,不仅体现了学校对校友的诚挚敬意,也彰显了清华附中在生涯教育方面不断拓展的努力与担当。

张洁副书记与吴军校友合影

本次讲座于下午16:00在B208教室正式举行。到场听讲的包括高一学部地理选科的学生,以及即将参与暑期北极研学项目的高一和初一学生,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吴军校友围绕中国极地考察的四十年发展历程,从专业角度出发,将宏大的国家科考事业与生动的个人实践经历相结合。吴军校友以清晰直观的图像与简洁生动的语言,带领同学们初步了解南极和北极的自然环境、地理特征与科研价值。他强调,极地不仅是“地球冷极”,更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对人类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讲述极地的“昼夜颠倒”、极光奇观以及极端的气候环境,吴老师激发了同学们浓厚的探索兴趣。吴军校友系统介绍了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的发展路径。从“长城站”到“中山站”,再到“昆仑站”的建立,从“雪龙号”的首航到“雪龙二号”的投用,吴老师详尽回顾了我国极地观测站点的建设过程和技术突破。他以亲身参与组织和指挥的南极“昆仑站”建设经历为例,生动讲述了在零下几十度的极寒环境中,中国科考人如何在冰盖之巅扎下第一根营地支架。吴老师的讲述不仅让学生领略了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背后的艰辛与坚韧,更让他们看到中国力量在冰雪大地上一步步扎根的奋斗图景。吴老师分享了对中国极地未来发展的展望。他指出,当前中国已从跟跑者变成全球极地科考的重要参与者,未来还需在可持续建设、气候变化监测、极地生态保护等方面持续发力。他鼓励在场学生将目光放远、立志高远,把个人的学习与国家的发展、地球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动情地说:“极地不遥远,探索永无止境。今天你们在课堂中种下了种子,未来或许就在雪原之巅绽放。”

同学们认真听讲座

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踊跃提问。有人询问极地科考如何保障安全,有人关心未来是否可以参与相关研究,还有人表达了将来参与国家科学考察事业的愿望。吴老师一一耐心作答,不仅给予专业的回应,更以校友身份鼓励大家坚定理想、勇于担当。

同学们向吴军校友提问

此次讲座,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直面世界前沿科学探索的机会,更在他们心中埋下了理想与责任的种子。在当下“全球命运共同体”成为时代命题的背景下,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在科技发展与生态平衡中寻找突破,是新一代青少年必须思考的问题。而吴军校友的到来,恰如一场及时雨,滋润了同学们的学术兴趣,也点亮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之心。

教育的本质是点燃。本次“日新讲堂”生涯活动的成功举办,正是清华附中立足时代、扎根教育、着眼未来的真实写照。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愿每一位同学都能以“雪龙精神”为引,勇敢走向属于自己的“冰雪征程”。


文字:徐琢瑶

图片:张琬婷 艾斌

审核:唐洁

编辑:行政管理中心

办公室电话:010-62784695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京ICP备 05029635 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175号